連結NPO組織的力量
本基金會在921地震後,以「創造力教育」的專長,於2001年起為災區的部落學童提供科學創意體驗營隊,逐年持續且擴大範圍的服務,對於部落學校教育和偏鄉兒童的需求,有了具體的認識與了解,同時也建立了互信的合作關係。2002年起,「東元」在中央山脈最深處的南投縣仁愛鄉合作國小的請託下,開始思考如何在符合基金會精神宗旨的原則下,展開「部落傳統歌謠舞蹈傳習計畫」的支持認養,2003年以實驗的精神,運用基金會以外的資源,展開對合作國小賽德克兒童的支持計畫,而真正的「策略聯盟認養作業」是在2004年逐步推動,由本基金會邀請大眾教育基金會及吳桂蘭文化藝術基金會,聯手扶持當年由南投縣信義鄉的馬彼得校長所指導的「新鄉布農兒童合唱團」,這是「驚嘆號-原民族群永續教育計畫」第一個正式扶持的團隊,也是「驚嘆號」最初的策略聯盟扶持認養模式。
何以稱「驚嘆號」
本策略聯盟由「東元」號召「NPO/NGO」‧「企業」‧「個人」‧「學校」及「顧問群」組成,建置「供需平衡」的公益平台,以「文化」為根、以「教育」為樁、以「人」為本、以「族群」為體,透過「資源整合」、「供需媒合」、「傳習經費挹注」及「教育計畫實施」的方式,督促與扶植部落學校或社區,發展新世代適情適性的教育方案,並持續提供延伸學習活動,確保原住民新世代天賦長才的培養發展、族群文化藝術的傳承發揚、知識技藝的成長、競爭力的提昇。期盼透過聯盟的努力與各界的支持,讓社會各界認識台灣原住民文化藝術之精緻與可貴,並產出令人驚艷的「傳統文化藝術、教育成果、族群永續的能量」,是以定名為「驚嘆號」! 並於2008年起,與科技人文活動、創造力教育,並列為東元科技文教基金會的三大計畫之一。「驚嘆號-原民族群永續教育計畫」亦於2009年起,接受教育部終身學習計劃的支持,有效的提高策略聯盟的影響力,並擴大族群與部落的服務範圍。
傳習計畫成果豐碩
截至2020年一月止,接受扶持的團隊計四十二個(遍及六縣市、三十五個學校及部落),2020年受益學童達1,700人以上。加上延伸學習方案的青少年、教師與部落民眾,達23,099名以上,傳習團隊歷年積極參加競賽及展演,成果優異,傳統歌謠舞蹈傳習數量豐碩,2019年的國外展演紀錄如列:
- 一、青葉魯凱古謠吟唱團隊參加「2019維也納國際合唱比賽暨音樂節」獲得民謠組金獎第一名
- 二、PUZANGALAN希望兒童合唱團參加「2019布拉姆斯國際合唱音樂節暨合唱比賽」分別榮獲兒童組金獎第一名、民謠組金獎第二名、聖樂組金獎第五名佳績
- 三、莊國鑫原住民舞蹈劇場+北埔阿美族樂舞團隊:
(1)受邀至法國「外亞維儂藝術節」演出
(2)受邀至英國「蘇格蘭國家舞蹈中心」駐村創作演出
(3)塞爾維亞藝術節
(4)受邀至北歐冰島參加「北歐藝術節」演出
- 四、泰武古謠傳唱:
(1)受邀至澳大利亞、紐西蘭「2019WOMAD世界音樂節」演出
(2)受邀至印度孟買「2019 Ruhaniyat-Sufi & Mystic Music Festival」演出
(3)受邀至「卡列拉斯《希望原鄉》音樂會」演出
(4)受邀至「第30屆金曲禮讚」開幕演出。
- 五、山美部落參與原民會108年臺紐文化尋根計畫,12名驚嘆號鄒族部落青年通過遴選,並且在109/2/14-22前往紐西蘭北島北地區毛利部落進行參訪交流。
- 六、其他國外演出:
春日太陽古謠隊、古風國小布農兒童歌謠合唱團、水源國小、北埔國小舞蹈隊、賓茂VASA東排灣傳統樂舞團、宜昌國小擊鼓樂團、希望兒童合唱團、佳平排灣古謠樂舞團隊、山美鄒族樂舞團隊、來吉鄒族古謠團隊
|


根據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的資料(2020年1月),台灣原住民目前共有16個族群,總人口計有597,268人,「策略聯盟」過去受限於資源,所支持服務的對象僅佔原住民人口的1%。雖然原住民傳統文化藝術多采多姿,是族群尋根溯源與永續發展的核心價值,卻因28.97%的原住民分布在山區交通、資訊、經濟和教育弱勢的部落,而所有原住民族群皆處在有語言但無文字的狀態,使得傳統文化藝術及語言瀕臨失傳的困境。加上山區部落的原住民家庭功能不彰的比例高達40-90%、部落學校普遍面臨師資流動率高、缺乏傳統文化藝術專業師資、教育相關支持系統嚴重不足等困境,凸顯持續建置一個長期的認養平台,以「擴大媒合社會資源與部落發展的教育需求,傳習族群傳統文化藝術,扶持少數族群永續教育」的必要性。

原住民族皆有語言,但無文字,在漢文化及國語文教育普及的今日,形成原住民族語言及文化藝術的傳承,極其不利的環境。因此「驚嘆號」將有利於台灣原住民永續的教育方案,作為優先支持扶植的計畫,而傳統的歌謠、舞蹈、技藝及祭典儀式,因為是原住民族的核心價值,因此也成為核心計畫。另外,因為族群永續需要以「文化藝術」為根基,聯盟成員攜手合作,所提供的各種增進競爭力的學習方案,都是以原民族群永續發展為使命的計畫。

本基金會以支持偏鄉教育的二十年經驗為基礎,管理運作「驚嘆號-原民族群永續教育計畫」,截至2020年一月止,接受支持的部落學校或團體,涵蓋十族,遍及南投、屏東、嘉義、台東縣、高雄縣、花蓮縣等六個縣市,認養及發展的教育方案包括傳統歌謠、舞蹈、樂器、技藝、才藝養成、體能長才與健康等四十二個子計畫,同時執行驚嘆樂舞、專場演出、歲末展演、傳統歌謠舞蹈傳習師資成長課程、偏鄉科學創意教學深耕計畫、與世界各國文化交流募款作業等數十個方案,串連的認養資源,達三十三個NPO/NGO組織、三十四家企業、七所都會學校、百位以上的善心人士及六大政府部門,攜手確保原住民新世代天賦長才的培養發展、族群文化藝術的傳承發揚、知識技藝的成長、競爭力的提昇。

一、共識建立:建立部落重視傳習傳統文化藝術的觀念及行動。
二、能量整合:讓部落具備傳統文化藝術傳承的能力與資源開發整合的能力。
三、尊重珍惜:以族群精確豐富精彩的傳習成果,促進政府與社會整體的尊重、珍惜與發揚。
四、增能益智:藉長期的教育計畫,增進新世代的生活能力、企圖心與競爭力。
五、自給自足:讓每一位部落學童都可以透過學習與引導,成為可以自給自足的成人。
六、特色民族:透過蒐集、編採及傳習,讓每一個部落達到追本溯源,並成為擁有傳統精神與特色兼具的族群。


一、策略聯盟成員:
召集三十三家NPO/NGO、三十四家企業、七所學校及超過百名善心人士,透過整合、互助、合作與尊重,為四十二個被認養扶植的部落教育團隊,籌措傳統文化藝術傳習有關的經費、資源,與提供適切的服務。
- (一)籌措傳統文化藝術蒐集、編採、傳習有關的經費、資源與服務。
- (二)提供與教育、學習有關的服務。
- (三)辦理成長工作坊、訪談、祭典觀摩、教學交流,共同承擔教育與學習計畫。
- (四)召集傳習團隊經費認養人,配合節慶親訪部落,並提供藝文賞析活動,豐富部落新世代人文教育。
- (五)透過成果發表展演,達到族群文化藝術交流之目的。
- (六)六大類型聯盟成員,形成資源供需平台:
1.非營利組織
- (01) 東元科技文教基金會
- (02) 錸德文教基金會
- (03) 勇健文化藝術基金會
- (04) 新社社區發展協會
- (05) 泰武古謠傳唱
- (06) 台灣安心家庭關懷協會
- (07) 光泉文教基金會
- (08) 逢源教育基金會
- (09) 台灣原聲教育協會
- (10) 志玲姊姊慈善基金會
- (11) 兆豐商銀文教基金會
- (12) 台聚教育基金會
- (13) 禾伸堂基金會
- (14) 中華電信基金會
- (15) 萬國法律基金會
- (16) 長庚山服隊
- (17) 成龍慈善基金會
- (18) 國光劇團
- (19) 花仙子教育基金會
- (20) 樹谷文化藝術基金會
- (21) 采盟文教基金會
- (22) 台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
- (23) 希望兒童合唱團
- (24) 文曄科技教育基金會
- (25) 馬瑪瑪部落永續發展協會
- (26) 來吉社區發展協會
- (27) 佳興社區發展協會
- (28) 薪牡丹文教發展協會
- (29) 阿里山鄉山美社區發展協會
- (30) 水源社區發展協會
- (31) 社團法人中華愛悅公益慈善發展協會
- (32) 台灣豫劇團
- (33) 灣聲樂團
2.民間企業
- (01) 耐特科技材料(股)公司
- (02) 法國巴黎銀行
- (03) 新翎企業有限公司
- (04) 台灣高速鐵路(股)公司
- (05) 首都客運公司
- (06) 南京資訊(股)公司
- (07) 麗嬰房
- (08) 元宏聯合建築師事務所
- (09) 曜翰公司
- (10) 瑞室投資(股)公司
- (11) 明緯企業(股)公司
- (12) 鈺德科技(股)公司
- (13) 鮑參翅食品有限公司
- (14) 禎祥食品
- (15) 台北汽車客運(股)公司
- (16) 大都會汽車(股)公司
- (17) 薪瓦事業
- (18) IC之音(竹科廣播)
- (19) 中化合成生技股份有限公司
- (20) 蘇勒德國際顧問股份有限公司
- (21) 膳魔師(皇冠金屬)
- (22) 菱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
- (23) 台東原住民文化會館MATA家屋
- (24) 自由落體設計
- (25) 勝宏實業(股)公司
- (26) 台北旅店集團
- (27) 東友科技(股)公司
- (28) 東元電機股份有限公司
- (29) 東捷資訊服務(股)公司
- (30) 亞提斯特藝術有限公司
- (31) 國父紀念館
- (32) 樹谷園區服務中心
- (33) 忠仕金屬股份有限公司
- (34) 富永安股份有限公司
3.個人支持
沈寶島、洪 蘭、洪 燕、洪 茵、洪 玲、李志勳、陳勳森、邱白伶、吳如月、周美青、林志強、杜淑慧、陳麗卿、陳俊良、葉耀宏、章慈育、郭美琴、王彩鸝、楊清亮、陳坤銳、蔡耿忠、戴彰紀、Olivier、蕭琴馨、謝淑琴、花佳玲、劉芬玫、林麗玉、李欣禧、吳宗寶、郭瑞嵩、謝頴昇、李哲藝、白 龍、辛智秀、田 園、顧惠文、曾戍戎、法國巴黎銀行員工50人、…等近百人
4.學校團體
台北市吳興國小、金華國小、光復國小、仁愛國小、新北市白雲國小、國立台北教育大學、國立東華大學
5.政府部門
- (01) 教育部
- (02) 文化部
- (03) 原住民族委員會
- (04) 屏東縣政府
- (05) 花蓮縣政府
- (06) 台東縣政府
7.部落學校團體
三十五所學校及部落,共四十二個團隊,其中待徵求認養的團隊如列:
1.來吉鄒族古謠傳習計畫
2.莿桐書屋阿美族傳統樂器傳習計畫
二、策略聯盟的運作方式與內容:
三、策略聯盟的作業目標:
四、驚嘆號的工作重點:
- (一)扶持傳統歌謠舞蹈團隊,發展傳統歌謠舞蹈教育
- (二)扶持傳統技藝團隊,發展傳統技藝教育
- (三)扶持體能競技團隊,發展體能長才訓練
- (四)扶持才藝學習團隊,發展天賦潛能教育
- (五)實施傳習教師學習成長課程
- (六)成果展演與跨界展演
- (七)數位典藏:發行專輯、Youtube分享、痞客邦
- (八)推動青少年科學教育計畫
- (九)推動青少年藝術賞析學習計畫
- (十)強化聯盟及行銷作業:促進參與、國際交流與學習、即時報導、搜尋連結
五、傳習團隊依類別表列:
類別 |
縣別 |
所屬學校 |
團隊名稱 |
人數 |
支持單位 |
小計 |
傳
統
歌
謠
團
隊 |
屏東縣 |
泰武國小 |
泰武國小古謠傳唱 |
106 |
南京資訊(股)公司 |
25隊 |
泰武部落青少年 |
排灣青少年古謠傳唱隊 |
20 |
東元電機(股)公司 |
瑪家三地門 |
PUZANGALAN希望兒童合唱團 |
50 |
東元電機(股)公司 |
青葉國小 |
青葉魯凱古謠傳唱 |
25 |
法國巴黎銀行 |
武潭國小佳平分校 |
佳平古謠隊 |
44 |
杜淑慧女士&
陳麗卿女士 |
來義鄉文樂部落 |
彩虹古謠隊 |
45 |
杜淑慧女士&
陳麗卿女士 |
春日國小 |
春日太陽古謠隊 |
35 |
Leko之友 |
高士國小+部落 |
高士南排灣古謠傳唱 |
41 |
李欣禧(Betty) |
牡丹國中 |
南排灣古謠隊 |
35 |
新瓦事業 |
賽嘉國小 |
泰拉慶生命禮記文化班 |
47 |
李欣禧(Betty) |
北葉國小 |
排灣古謠傳習團隊 |
44 |
洪 蘭 女士 |
青山國小 |
排灣族Cavak文化藝術團 |
40 |
洪 蘭 女士 |
獅子鄉草埔青年會 |
草埔排灣青年會 |
60 |
花仙子教育基金會 東元電機(股)公司 |
台東縣 |
武陵國小 |
布農兒童合唱團 |
46 |
法國巴黎銀行 |
霧鹿國小 |
布農傳統祭儀歌謠隊 |
41 |
洪 蘭 女士 |
知本國小 |
知本卡大地布lralrak樂舞團 |
35 |
瑞室 RAISER RAPEZOID |
賓茂國中 |
VASA東排灣傳統樂舞傳習隊 |
30 |
李志勳& 禎祥食品 東元電機(股)公司 |
花蓮縣 |
古風國小 |
布農兒童歌謠合唱團 |
27 |
蘇勒德顧問公司/
洪 蘭 女士 |
新社國中 |
噶瑪蘭族傳統樂舞團 |
24 |
禾伸堂基金會 |
秀林國小 |
太魯閣族樂舞團 |
60 |
洪 蘭 女士 |
景美國小 |
太魯閣族傳統樂舞團 |
30 |
洪 蘭 女士 |
嘉義縣 |
來吉部落 |
塔山之歌-來吉鄒族古謠傳唱 |
40 |
東元電機(股)公司 |
山美部落 |
山美達娜伊谷之歌 |
66 |
忠仕金屬股份有限公司 |
高雄縣 |
巴楠花部落小學 |
布農歌謠團隊 |
130 |
錸德文教基金會 |
南投縣 |
都達國小 |
賽德克兒童歌謠舞蹈團 |
30 |
曜翰公司 |
傳
統
舞
蹈
團
隊 |
台東縣 |
介達國小 |
排灣魯凱樂舞祭儀傳習團隊 |
40 |
勇健文化藝術基金會 |
8隊 |
長濱國中 |
長鼓原舞隊 |
30 |
耐特科技材料公司 |
花蓮縣 |
莊國鑫原住民舞蹈劇場 |
40 |
瑞室RAISER TRAPEZOID |
松浦國小 |
阿美傳統舞蹈隊 |
47 |
洪蘭 女士 |
北埔國小 |
阿美傳統舞蹈隊 |
40 |
志玲姐姐慈善基金會 |
水源國小 |
太魯閣傳統舞蹈隊 |
30 |
瑞室RAISER TRAPEZOID 東元電機(股)公司 |
花蓮高工 |
花蓮高工原住民舞蹈隊 |
27 |
陳麗卿女士 曾戌戎先生 東元電機(股)公司 |
南投縣 |
合作國小 |
賽德克兒童舞蹈團 |
30 |
洪 蘭 女士 |
才
藝
|
台東縣 |
中華愛悅公益慈善發展協會 |
莿桐書屋-課輔班 |
40 |
蘇勒德顧問公司 |
3隊 |
富永安(股)公司 |
洪 蘭 女 士 |
阿美族傳統樂器演奏傳習計畫 |
35 |
徵求中 |
花蓮縣 |
宜昌國小 |
擊鼓隊 |
50 |
洪 蘭 女士 |
技 藝 |
屏東縣 |
泰武國小 |
排灣木雕藝術文化 |
23 |
南京資訊(股)公司 |
1隊 |
體 能 |
屏東縣 |
武潭國小佳平分校 |
跆拳道隊 |
31 |
洪 蘭 女士 |
3隊 |
春日國小 |
柔道隊 |
37 |
洪 蘭 女士 |
花蓮縣 |
松浦國小 |
阿美兒童田徑代表隊 |
10 |
洪 蘭 女士 |
早 餐 |
花蓮縣 |
松浦國小 |
鮮奶營養計畫 |
74 |
洪 蘭 女士 |
2隊 |
南投縣 |
合作國小 |
活力早餐 |
31 |
新翎企業有限公司 |
|
6縣市 |
35個學校或部落 |
42個計畫 |
1,766人 |
26個單位 |
42隊 |
六、傳習團隊分佈圖:
七、成果展演:
序 |
|
|
|
|
1 |
2019驚嘆樂舞-
台灣原住民樂舞饗宴 國館場 |
春日太陽古謠隊
花蓮縣景美太魯閣樂舞團隊
卑南卡大地布lralrak樂舞團
「鄒」樂舞團
莊國鑫原住民舞蹈劇場
牡丹國中古謠傳唱隊
賓茂VASA東排灣樂舞團
屏東縣草埔部落青年會 |
304人 |
5100人 |
2 |
驚嘆樂舞-台南成功場 |
北葉排灣樂舞傳習團隊
佳平彩虹古謠隊
口社沙卡蘭歌謠傳唱隊
屏東縣草埔部落青年會 |
130人 |
900人 |
3 |
驚嘆樂舞-屏東場 |
佳平彩虹古謠隊
排灣族Cavak文化藝術團
口社沙卡蘭歌謠傳唱隊
春日太陽古謠隊
北葉排灣樂舞傳習團隊
牡丹國中古謠傳唱隊
青葉魯凱古謠吟唱
|
240人 |
967人 |
4 |
驚嘆樂舞-台東場 |
武陵布農兒童合唱團
霧鹿布農傳統祭儀歌謠隊
介達魯凱樂舞祭儀傳習團隊
卑南卡大地布lralrak樂舞團
賓茂VASA東排灣樂舞團
長濱長鼓原舞社/p> |
180人 |
1,198人 |
5 |
第20屆太平洋地區幼兒教育研究學會- 文化之夜 |
水源國小傳統舞蹈隊
佳平彩虹古謠隊 |
60人 |
400人 |
共5場國內展演 |
18支團隊展演 |
914人 |
8,565人 |

- 建置以「文化」為根、「人」為本、以「族群」為體,
以「教育為樁的教育公益平台。
- 創造23,099名部落新世代的學習成長資源。
- 發展三十五個以上部落學校適情適性的教育方案。
- 部落學童傳習約402首傳統歌謠、48支傳統舞碼、
3項傳統技藝、1項才藝與3項體育。
- 創造多元的校際、部落與族群交流模式。
- 創造專業的展演機會及文化展現的機會。
- 為傳統的族群文化藝術留下完整紀錄。
- 傳統歌謠舞蹈(含簡譜、歌詞、歌謠舞蹈的故事、歌謠CD、影音光碟...)
- 錄製展演影音光碟(年度展演、歲末展演、關渡藝術節、部落音樂會...)
- 為排灣、卑南及魯凱的古謠編寫樂譜。
- 台灣原住民歌謠樂舞祭儀傳揚世界各地。

- 號召非營利組織、企業或社團,共同承擔計畫經費及資源所需的90%,剩餘的10%,發揮聯盟影響力及方案效益的說服力,每年持續向政府部門爭取支持。
- 以有效運作的扶植平台,確保政府經費的穩定挹注,並發展創新的服務方式,強化「驚嘆號」的效益。
- 以「策略聯盟」的形式,強化組織間的合作,讓更多非營利組織與企業透過本策略聯盟的扶植互助,成為支持部落族群永續發展的專業組織。
- 以成為原住民族群永續的典範計畫為目標,以整合更多資源、滾動更充裕的經費、提供更多元的服務方案為己任,讓「驚嘆號」為台灣的原住民族群,締造美好的族群發展願景。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