活動辦法
 

高士村位在極南偏遠的部落,是個非常愛唱歌跳舞的族群,又因鄰近漢人社區,族群融合,造就族人對多元文化非常包容及尊重,也因視野的開拓,讓族人在人際關係、舞蹈歌謠、歲時祭儀甚至傳統服飾等,呈現更活潑熱情的多元風貌。「高士古謠隊」由第23屆金曲獎最佳演唱組合得主,新寶島康樂隊的排灣族成員阿van所成立;阿van在採集新寶島康樂隊專輯所需音樂時,發現家鄉高士部落(屏東縣牡丹鄉)的族語斷層及排灣古謠的凋零,已在憂心之際,剛好有人請阿van回到家鄉牡丹國中、高士國小、牡林國小教唱排灣古謠;2010年阿van帶領牡丹國中學生參加歌唱比賽獲得全國優等獎,同年獲邀參加陳昇2011跨年演唱會演出。2012年阿van成立了以傳唱排灣古謠為主要目標的「高士古謠隊」,除了到各地演出外,還受邀參加國外的演出。

美麗雄偉的大武山蘊育了排灣、魯凱族千百年來的文化命脈,亙古傳薪的日子裡,辛勤拓荒的祖先們運用他們的智慧,創造出許多優美的神話、動人的歌舞及莊嚴的祭儀。介達(正興)小村莊,住著排灣、魯凱族的子民。在文化的傳承裡,大武山的精靈成為文化希望的源泉。介達國小原住民傳統舞蹈團成立迄今,七次榮獲全國第一,其餘亦皆獲得優等佳績。去年首次參加E起舞動原住民歌舞比賽榮獲東區冠軍,進軍全國總決賽。舞蹈團的傳習經費於2011年起,由勇健文化藝術基金會支持。介達孩子們都愛「唱歌」,也愛「跳舞」,我們的「歌舞」鮮明活躍的展現排灣族、魯凱族鄉土民情,生活化的舞出傳統、唱出原音,表現延續了排灣、魯凱二族千古不渝的文化特色。

原住民用情感、用口傳、用舞蹈,用生命寫台灣歷史!世代交替過程中,遺失了許多珍貴的資產,為了延續族群的文化,傳習先人的智慧,推開賽夏族神話與傳說秘境大門,剖析族群的文化內涵,文化一代傳承一代的使命與落實,刻不容緩。苗栗縣南庄鄉蓬萊國民小學成立於民國10年,是一所相當有歷史、人文薈萃的學校,也是原住民重點學校,學生中有四分之三是賽夏族群人,賽夏族傳統音樂及舞蹈都在祭儀中呈現,主要保存在矮靈祭(paSta’ay)中,並訴說著前人的智慧。為延續傳習賽夏族群的傳統文化,學校積極地實施民族教育課程,致力賽夏族群歌舞的傳習,2013年承蒙LEKO之友與東元科技文教基金會的支持,成立「賽夏傳統歌謠舞蹈團」,透過地方耆老的協助,以巴斯達隘祭典(paSta’ay)歌舞為主軸,持續地進行傳習指導,所有小朋友對祭歌都能琅琅上口,對傳統舞蹈亦能聞樂起舞。不僅為賽夏族延續族群生命,更為子孫樹立學習的榜樣。

民國88年成立民俗舞蹈隊,追求「多元化及國際化」為舞蹈教育目標。舞蹈隊傳承訓練亦列為本校多元文化教育的重點課程。舞蹈隊隊員從本校四至六年級學生中招考隊員,不分族別不分男女同學接受招考甄試,每學期約招生正是新團員團員約10至15人,與原先隊員共計30至35人左右,利用週休假日練習樂舞。不分族別的學生甄選及印證了「多元文化教育」的最佳典範。成立迄今17年來,本校舞蹈隊,屢屢獲得全國學生舞蹈比賽花蓮縣縣賽代表權,邀請參加台灣(全區)民俗舞蹈比賽及全國學生舞蹈比賽,連續獲得全國決賽特優第一名4次、全國決賽特優第二名2次、全國決賽優等第一名7 次、全國決賽優等第二名3次等佳績,並多次受邀至國際藝術節演出,歷年來傑出成績更廣受地方長官以及各界人士的肯定與賞識。

2013年,旅居瑞士的小提琴家黃義方老師,及深耕台灣音樂教育的吳尚謙老師,有鑒於台灣原住民音樂的珍貴與獨特,及原住民孩童對於音樂特殊的學習天賦,號召一群熱愛與珍惜台灣原住民樂舞的年輕音樂家,成立「逢源愛樂室內弦樂團」。並由逢源教育基金會的支持,邀請作曲家李哲藝老師為「驚嘆號」的傳習團隊編曲,為「只有語言沒有文字」的原住民歌謠典藏最純粹的音樂。積極促進傳統歌謠傳承,增添其音樂層次,亦增進與古典音樂合聲進而合作的概念。樂團在2016年五月正式立案成立,攜手扶持「東元驚嘆號」的傳習團隊,促進傳習團隊多元豐富的傳統樂舞展演形式之外,並積極策劃國內與國際新秀合作的各種音樂演奏會,建立札實的跨界與國際合作展演的基礎。

賓茂國中VASA原舞團是一群為了找回自己的文化而努力的孩子,希望藉由多元的學習、音樂及歌舞展現出屬於自我的驕傲及優越感。社團正式成立於2011年,由呂美琴老師策劃,加上教導主任董又瑋老師、蔡漢傑老師、林則萱老師、范文凱專任舞蹈指導老師,共同推廣民族教育,發展屬於賓茂國中的本位特色,取名「VASA發騷」,乃諧音自排灣族語VASA(芋頭),又因古代騷人墨客皆喜發牢騷,抒發自我藝術特色!希冀未來可以讓「發騷樂舞團」繼續發光發熱!舞蹈團隊於2012年由禎祥食品支持鼓勵下成立,充裕的傳習經費,讓孩子得以參與更多表演,並深耕文化內涵。

當戰祭的歌不再有人會唱,舞不再有人會跳,當小米祭來到,族人卻找不到自己的家族所在,我們還能自稱自己是「鄒族人」嗎?當我們自己對鄒族祭典歌舞或是古調歌謠不再有感覺時,未來將如何延續鄒族的文化?

鄒族主要分佈於嘉義縣阿里山鄉,部分亦居住於南投縣信義鄉,目前人口約有6,800人。社會組織以嚴格的父系氏族組織及大、小社分脈聯合之政治性組織為主,部落事務及祭儀都以男子會所為中心,稱為「kuba」,結婚前的青少年必須居住於此,同時接受訓練,而女性則禁止進入。部落的祭儀以「mayasvi戰祭」最為重要,其中「迎神祭」、「團結祭」、「送神祭」、「路祭」、「家祭」、「結束祭」之祭儀過程繁複,音樂性及節奏性最為人稱道。

「塔山之歌」不只是一首傳唱在部落間的歌謠,更是我們的團名,它象徵著鄒族古謠的傳唱,對居住在鄒族靈山~塔山下的來吉部落,更具文化傳承的意義與使命。我們希望透過祭儀歌舞及古謠的傳習訓練,增進孩子們對祭儀歌舞及古謠的學習興趣,豐富其生活內涵及促進自我尊榮感的實現,接受及傳承他們獨特的身份與認同,進而能傳承及發揚鄒族優美藝術文化,用這樣的理念持續用心經營,更希望透過孩子的訓練,喚起家長村民沈睡已久的文化靈魂,在部落耆老的帶領下,實現文化傳承的實質行動。

穿著鄒族族服飾的孩子、青少年、部落居民乃至於部落耆老,所展現的氣質儀態與自信,隨著發出天籟般的吟唱聲搭配著沈穩的舞步,生動的歌舞演出,彷彿塔山精靈出現在部落山林間,守護著鄒族塔山下永遠的部落。

我們帶不走山 帶不走水
帶不走風 帶不走石板屋
但可以帶走口傳歌謠
排灣族人說,好聽的男人歌聲,必須像百步蛇唱歌般動人
好聽的女人歌聲,必須像蟬鳴般悅耳
雄偉的男人要像檜木;美麗的女人要像彩色叩頭蟲
散發光彩的男孩與女孩,在大自然的懷抱中,
以歌唱彼此分享、愛戀、生活
唱歌,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事,也是生命的必須
從出生到死亡,沒有一個階段可以沒有歌聲
尤其是成就一個美妙家庭前的婚戀階段,歌,更是無可取代
每到傍晚,頭目家屋前就是歡唱的場所
成群男孩與女孩分坐兩旁,用歌聲進行團體式的談情、說愛、結誓、嫁娶
只談會成功的戀愛,只談會成功的婚禮
不傷害感情,不破壞關係,也不隨便給人希望
用充滿文雅、詩意、讚美、隱喻的即興歌詞,接受或婉謝另一方的情意
直到婚配之後,一起對唱歡舞、孵育愛情的載歌歲月,才逐漸褪去
時值荳蔻年華的男孩女孩,在情歌對唱的日子裡,唱出自己這一生最美好的年代
所有關於情感抒發、人生智慧的光華,都在情歌對唱的歲月裡達到的巔峰
2003年,歌謠終於再被唱起。從五個孩子到十三個孩子,從十歲到十五歲,透過不間斷的田野調查、一字一句的口傳心授、一音一調的反覆習唱,唱歌的孩子們穿越了時空,來到祖先曾經站立的瀑布前,回到那水分子浸染的甬道中。古老的優美歌調和詞語,讓部落老人再次和自己的VUVU一起唱歌,讓回憶與思念落下快樂的眼淚。純真天籟和喜愛唱歌的意念,讓88水災中受創的部落心靈,重建了世代傳承的斷橋。唱歌之必須,是為了把祖靈帶在身邊。泰武古謠傳唱。 以部落之名,唱自己的歌。以音樂之名,說自己的故事。